大学公考>研究生考试 > 考研公共课-政治 > 专题训练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
考研公共课-政治 - 相关题库
问答题 编号:646316
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1918年至1920年底,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是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春,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一政策引起了党内外和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与种种议论。
材料1
我在这里讲话的目的,是要使其他国家的同志知道,在我们俄国共产党内有相当数量的一批人对于俄国的现行政策,对于俄国国内政策的转变忧心忡忡;而且我们认为,我们有责任把自己的担忧告诉其他国家的同志们。第一个而且主要的问题就是,这种转变,这种政策会不会使新的共产主义经济在俄国得到巩固和发展呢?我们在观察现今的俄国时,在考察俄国正在形成的关系时,必须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国内政策的这种转变会不会促进旧的生产体系在资本主义基础上恢复起来呢?我们不想掩饰,新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有可能重新站稳脚跟,在俄国实现复辟。
——摘自“工人反对派”柯伦泰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世界代表大会上的发言(1921年6月5日)
材料2
(“路标转换派”发表议论说)这个苏维埃政权究竟在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呢?共产党员说,在建设共产主义国家,并且要人相信这是一种策略:布尔什维克在困难关头哄骗私人资本家,然后,据说就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布尔什维克可以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可是实际上这不是什么策略,而是蜕化,是内部的蜕变,他们一定会走向通常的资产阶级国家,我们应当支持他们。历史是殊途同归的。
——转引自《列宁选集》第四卷第631页
材料3
新经济政策使无产阶级的状况、因而也使工会的状况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工业和运输方面的绝大部分生产资料还是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的手里。这种情况加上土地国有化,表明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因为新经济政策容许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同力图复活的资本主义,在通过市场来满足千百万农民需要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竞赛。
——摘自列宁《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1921年12月30日)
材料4
在最近几年,必须善于考虑那些便于由宗法制度、由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我们”直到现在还常常这样议论:“资本主义是祸害;社会主义是幸福。”但这种议论是不正确的。
——摘自列宁《论粮食税》(1921年4月21日)
请回答:
(1)对于新经济政策,材料1和2的观点有何异同?
(2)参照材料3,说明俄共(布)实施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可行的?
(3)应如何理解材料4中列宁说的“‘资本主义是祸害,社会主义是幸福'这种议论是不正确的”?
(4)在当今世界两制并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登录后查看答案及解析

考研公共课-政治 - 相关课程

选择购买的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