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一级建造师 >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 相关题库
问答题 编号:4776679
1.【背景资料】 某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勘探表明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稳定性差。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为保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并进行监控量测。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下图所示。
针对开挖时右侧围岩相对左侧围岩较弱的特点,施工单位拟定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顺序组织施工。8月10日上午,隧道开挖时,量测人员在处理量测数据中,发现“周边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但未及时告知作业班组潜在危险,当日下午发生较大塌方,当场死亡5人,重伤12人,经补报并核实,截至该年9月10日,确认累计死亡达10人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査治理活动,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经过严格整改后,项目部恢复了后续的工作,二次衬砌采用模板台车灌注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在一个模筑段长度内灌注边墙混凝土时,施工单位为施工方便,先灌注完左侧边墙混凝土,再灌注右侧边墙混凝土。 
问题:
1、给出③→⑩、⑫→⑭正确的施工顺序,说明理由。A的名称与作用是什么?
2、施工单位采用台阶法施工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中,发现的“周边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
4、背景中发生的塌方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
5、指出隧道边墙浇筑错误之处并改正。

登录后查看答案及解析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 相关课程

选择购买的题库